竞赛通知
     
    湖南工业大学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校内选拔赛实施方案
    2024-05-29 16:38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给“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把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为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我校定于2024年5月组织举办湖南工业大学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原“互联网+”大赛)校内选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大赛主题

    我敢闯,我会创。

    二、 总体目标

    更中国、更国际、更教育、更全面、更创新、更协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聚焦“五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开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新征程,激发青年学生创新创造热情,打造共建共享、融通中外的国际创新盛会,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更中国。更深层次、更广范围体现红色基因传承,充分展现新发展阶段高水平创新教育的丰硕成果,集中展示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创新人才培养的中国方案,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感召力。

    ——更国际。深化创新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汇聚全球知名高校、企业和创业者,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搭建全球性创新创业竞赛平台,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力。

    ——更教育。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深度融合,弘扬劳动精神,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造就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的新时代好青年,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塑造力。

    ——更全面。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鼓励各学段学生积极参赛,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各类各学段的全覆盖,打通人才培养各环节,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引领力。

    ——更创新。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丰富竞赛内容和形式,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动能,促进高校创新成果转化应用,进一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创造力。

    ——更协同。充分发挥大赛平台纽带作用,促进优质资源互联互通,推动形成开放大学、开放产业、开放问题的良好氛围,助推大赛项目落地转化,营造支持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共同合作、互相包容、互相支持的良好生态

    三、 主要任务

    以赛促教,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强化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引领各类学校人才培养范式深刻变革,形成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和质量标准,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激励广大青年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以赛促创,搭建产教融合新平台。把教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形成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

    四、 大赛内容

    (一)主体赛事。包括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产业命题赛道(详见附件1—3)。

    (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详见附件2)。

    五、 组织机构

    (一)选拔赛由湖南工业大学主办,创新创业学院、教务处、共青团湖南工业大学委员会、学生工作部(武装部)、科学技术处和各二级学院联合承办。

    (二)为加强对本届大赛的领导和协调,成立湖南工业大学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选拔赛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我校大赛活动。

    组长:刘望、蒋昌波

    副组长:范晓阳、李若梅、于惠钧、殷晓元、龙永红

    成员:周柏林、张国华、欧舟、陈一、田定湘、许利剑、王乾、谭辉、席云鹏、周序生、杨剑、张宗登、各教学院院长。

    大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创新创业学院,负责统筹和协调大赛日常工作,由张宗登兼任办公室主任。

    成员:徐志、张秋芳、陈腊文、胡巨洲、王晓飞、余涵、沈利芬、王琳、曾昭恒、胡慧萍。

    六、 参赛要求

    (一)参赛项目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充分体现高校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制造业、农业、卫生、能源、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文化传播等深度融合(各赛道参赛项目类型详见附件)。

    (二)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健康、合法。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参赛项目如有涉密内容,参赛前须进行脱敏处理。如有抄袭盗用他人成果、提供虚假材料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违背大赛精神的行为,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资格、所获奖项等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三)参赛项目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报名参赛,根据参赛团队负责人的学籍或学历确定参赛团队所代表的参赛学校,且代表的参赛学校具有唯一性。参赛团队须在报名系统中将项目所涉及的材料按时如实填写提交。已获本大赛往年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今年大赛。

    (四)参赛人员(不含产业命题赛道参赛项目成员中的教师)年龄不超过35岁(198931日及以后出生)

    (五)各学院要严格开展参赛项目审查工作,确保参赛项目的合规性和真实性。审查主要包括参赛资格以及项目所涉及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财务状况、运营、荣誉奖项等方面。项目汇总表由各学汇总后加盖公章提交创新创业学院。

    七、 赛程安排

    (一)参赛报名(4-6月)所有参加本次大赛的团队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进行报名。报名系统开放时间为2024年5月15日。请各二级学院将项目报名汇总表、项目PPT(电子档)、项目创业计划书(电子档、纸质档各一份)2024年5月17日前交至创新创业学院竞赛中心,逾期不予受理。国际参赛项目通过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官网进行报名(网址:www.pilcchina.org),具体安排另行通知。为方便咨询交流,请参赛学生和指导老师加入大赛QQ群610467466,联系人:余涵、曾昭恒,电话:22183738。

    (二)时间安排

    1. 初赛:5月下旬,项目计划书、PPT评选。

    2. 决赛:6月上旬(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采用路演+答辩形式,高教主赛道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同时进行。

    (六)奖项设置拟按参赛项目总数的50%(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评奖。

    (七)“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应积极组织服务农村基层活动,时间:3月1日—7月25日,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应开展服务乡村和基层活动,积极备赛(详见附件2: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方案)。各学院收集汇总本赛道参赛项目的活动情况统计表、总结报告和相关影像资料,于7月25日前将以上材料交至创新创业学院竞赛中心。

    (三)项目集训(6-8月)。集训由各学院和创新创业学院安排,具体时间及要求将通过湖南工业大学创新创业工作QQ群及大赛QQ群发布。

    八、 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明确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为本次大赛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相关分管院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明确牵头部门和具体负责的工作人员及工作责任,协同推进大赛各项赛事顺利进行。

    (二)精心组织赛事

    1. 广泛宣传: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平台,发布大赛信息,提高学生和教师的参与意识。

    2. 动员多方力量:通过班主任、辅导员等教育工作者,进行面对面的思想动员,激发学生的参赛热情。

    3. 遴选优秀项目:对本学院的项目进行全面梳理,挑选有潜力的项目参与大赛。

    4. 专业培训与指导:组织专家和成功企业家为参赛团队提供专业辅导,提高项目的竞争力。

    5. 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参赛团队参与“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团队的社会责任感和项目的实际应用价值。

    (三)做好沟通协调

    1. 指定信息员:安排专人负责大赛的信息收集、整理和报送,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 建立沟通机制: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确保领导小组与参赛团队、指导老师之间的信息流通。

    3. 及时解决问题:对于在备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协调解决,确保大赛的顺利进行。

     

    附件

    1.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 2024) 高教主赛道方案

    2.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 2024)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 ” 活动方案

    3.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 2024) 产业命题赛道方案

     

    湖南工业大学创新创业学院

    2024年4月30日


    附件 1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 2024)

    高教主赛道方案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设高教主赛道(含

    国际参赛项目),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 参赛项目类型

    (一) 新工科类项目: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智能制造、网络空间安全、机器人工程、工业自动化、新材料等领域,符合新工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二) 新医科类项目:现代医疗技术、智能医疗备、新药研发、健康康养、食药保健、智能医学、生物技术、生物材料等领域,符合新医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三) 新农科类项目:现代种业、智慧农业、智能农机装备、农业大数据、食品营养、休闲农业、森林康养、生态修复、农业碳汇等领域,符合新农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四) 新文科类项目:文化教育、数字经济、金融科技、财经、法务、融媒体、翻译、旅游休闲、动漫、文创设计与开发、电子商务、物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社会工作、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等领域,符合新文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五) “人工智能+”项目:聚焦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赋能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符合“人工智能+”发展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参赛项目团队应认真了解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要求,结合以上分类及项目实际,合理选择参赛项目类别,根据“四新”“人工智能+”建设内涵和产业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类型。

    二、 参赛方式和要求

    (一) 本赛道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参赛团队,每个团队的成员不少于3人,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二) 按照参赛学校所在的国家和地区,分为中国大陆参赛项目、中国港澳台地区参赛项目、国际参赛项目三个类别。国际参赛项目和中国港澳台地区参赛项目可根据当地教育情况适当调整学籍和学历的相关参赛要求。

    三、 参赛组别和对象

    根据参赛申报人所处学习阶段,项目分为本科生组、研究生组。根据项目发展阶段,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均内设创意组、创业组,并按照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人工智能+”设置参赛项目类型。

    具体参赛条件如下:

    (一) 本科生组

    1. 创意组

    (1). 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2024年4月29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2). 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及成员均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不含在职教育)。

    (3). 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能参加本组比赛(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参赛申报人排名第一的除外)。

    2. 创业组

    (1). 参赛项目须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2024年4月29日前注册)

    (2). 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且为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即2019年之后的毕业生,不含在职教育)。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2024年4月29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3). 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二) 研究生组

    1. 创意组

    (1). 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2024年4月29日)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2). 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项目成员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或本专科生(不含在职教育)。

    (3). 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能参加本组比赛(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参赛申报人排名第一的除外)。

    2. 创业组

    (1). 参赛项目须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2024年4月29日前注册)

    (2). 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且为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学生(即2019年之后的研究生学历毕业生)。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2024年4月29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3). 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附件2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方案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继续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有温度、更深程度上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 主要目标

    不断拓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时代内涵,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眼入耳入脑入心,使广大青年学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厚植家国情怀、扎根中国大地,用创新实践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将个人奋斗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二、 主要活动与时间安排

    (一) 活动报名(2024年5月)

    各学院要积极挖掘本地优质创新创业项目参与活动,组织团队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https://cy.ncss.cn)或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进行报名,报名系统开放时间为5月15日。

    (二) 组织实施(2024年5—9月)

    大学生项目团队要积极深入城乡基层,利用专业知识开展创新创业。高校要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创新创业专项经费、校地协同等多种形式,努力实现项目长期对接。

    三、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安排

    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项目,符合大赛参赛要求的,可自主选择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一) 参赛项目要求

    1. 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应符合大赛参赛项目要求,同时在推进农业农村、城乡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2. 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3. 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包括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教育),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学生(即2019年之后的毕业生,不含在职教育国家开放大学学生(仅限学历教育)。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二) 参赛组别和对象

    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须为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项目。否则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根据项目性质和特点,分为公益组、创意组、创业组。

    1. 公益组

    1)参赛项目不以营利为目标,积极弘扬公益精神,在公益服务领域具有较好的创意、产品或服务模式的创业计划和实践。

    2)参赛申报主体为独立的公益项目或社会组织,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益机构(或社会组织)的项目均可参赛。

    2. 创意组

    (1). 参赛项目基于专业和学科背景或相关资源,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推动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

    (2). 参赛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2024年4月29日)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3. 创业组

    (1). 参赛项目以商业手段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推动共同富裕。

    (2). 参赛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2024年4月29日)前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项目负责人须为法定代表人。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附件3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

    产业命题赛道方案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设立产业命题赛道,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具体工作方案如下。

    一、 目标任务

    (一) 发挥开放创新效用,打通高校智力资源和企业发展需求,协同解决企业发展中所面临的技术、管理等现实问题。

    (二) 引导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了解产业发展状况,培养学生解决产业发展问题的能力。

    (三) 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立足产业急需,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校企协同培育产业新领域、新市场,推动大学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二、 参赛项目类型

    (一) 产教协同创新组: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度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基于“四新”建设的内涵和要求,推动解决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各类难题,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与迭代创新。

    (二) 区域特色产业组: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聚焦举办地上海的三大先导产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及相关各类产业,提出具有创新性的技术解决方案,助力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区域产业生态。

    三、 命题征集

    (一) 本赛道针对企业开放创新需求,面向产业代表性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征集命题。

    (二) 企业命题应聚焦国家“十四五”规划战略新兴产业方向,倡导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围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对应的产业和行业领域,基于企业发展真实需求进行申报。

    (三) 命题须健康合法,弘扬正能量,知识产权清晰,无任何不良信息,无侵权违法等行为。

    四、 参赛要求

    (一) 本赛道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每支参赛团队只能选择一题参加比赛,允许跨校组建、师生共同组建参赛团队,每个团队的成员不少于3人,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揭榜答题的实际核心成员。

    (二) 项目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包括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学生(即2019年之后毕业的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教育)。参赛项目中的教师须为高校教师(2024年8月15日前正式入职)。

    (三) 参赛团队所提交的命题对策须符合所答企业命题要求,命题企业将对命题对策进行契合度审核评价。参赛团队须对提交的应答材料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物权。

    五、 赛程安排

    (一) 征集命题。请命题企业于2024年5月30日24:00前进入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https://cy.ncss.cn)进行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产业命题赛道命题申报。

    (二) 命题发布。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对企业申报的产业命题进行评审遴选。入选命题于6月中旬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公开发布和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PILC)官网(网址:www.pilcchina.org)公开发布。

    (三) 参赛报名。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各有关学校负责审核参赛对象资格。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进行报名。国际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PILC官网进行报名。参赛报名及对策提交的截止时间为北京时间20248月1日24:00。请命题企业、学校及参赛团队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查看校企对接的具体流程,积极开展对接,确保供需互通。

    七、其他说明

    (一) 大赛组委会不保障所有命题均可揭榜及提交对策满足命题企业要求。2024年大赛未获揭榜的产业命题,可在下一年度继续申报。

    (二) 命题企业需遵守大赛的规章制度,按照大赛的流程和要求参与大赛的相关活动。鼓励企业和高校在赛后积极启动项目对接会,进一步推动项目落地。

    (三) 命题企业需充分开放与所有高校的项目对接沟通,杜绝出现长期与个别高校合作、拒绝与其他高校沟通对接的情况。

    关闭窗口